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自热米饭里用的是“人造米”?对人体有害吗?

2024-06-03 02:47 来源:网络 点击:

自热米饭里用的是“人造米”?对人体有害吗?

最近,有媒体将自热米饭中的大米放大10000倍之后,发现自热米饭中的米饭不是大米,而是“人造大米”。于是,大家都开始询问,“人造大米”是什么?用什么制作的?对身体有危害吗?

上海辟谣平台采访了多名业内人士和第三方研究机构,均表示别被“人造大米”的名称所误导,人造大米是一种成熟的食品加工工艺。业内人士更愿意称之为“工程米”或“重组米”,因为它的主要原料仍是大米。

“工程米”“重组米”不存在危害人体的环节,即将大米磨成米粉,加水做成米糊,蒸熟烘干,压制成大米的形状,最后抛光。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到的自热米饭里的大米已是煮熟的,只不过通过热水将其泡发而已。

不过要提醒的是,“工程米”“重组米”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与天然产品在口感、香味、形状、营养构成上有差异,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选购。

近几年来自热食品呈现井喷的态势

自热技术其实并不是一项最新发明,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有雏形,只是那时的自热技术主要用于军用单兵食品,用以解决士兵们的野外就餐问题。自热食品相比于外卖和方便面类的方便食品来说,具有更加便捷、品类和口味更加丰富多样的特点。

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款自热食品在国内诞生,但未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方便冒菜陆续出现,引发消费者关注与购买,该类商品开始在微商渠道流行。2017年,海底捞、大龙燚、小龙坎、德庄等餐饮品牌相继入局,自热食品开始被广泛关注。2018年至今,自热食品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米饭、面食、汤类陆续走进消费者视野。

自热食品为何会爆热?需求催生市场,任何一个火热新赛道的开启都离不开时代与人的互相作用。截至目前,中国单身人口数量已经超过 2.4亿,其中独居青年的占比早已成为年轻人群的主流,群居式到独居式人口结构模式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一人食经济”、“单身经济”、“懒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在年轻用户精致又寻求便捷的消费理念加持下,单人版的自热食品自然也就迅速成为了年轻人餐桌上的新宠。

市场向下拐点已经出现:价格贵、产品同质化、口味没突破

性价比不如方便面,新鲜好吃不如预制菜。受疫情限制、电商崛起、懒人经济盛行等多元因素影响而突然一炮而红的自热食品,事实上当前已经开始“降温”,进入新的市场拐点。

业内人士评价说:“随着疫情逐渐控制,而进入的品牌越来越多,很多自热食品销量并未达预期,定制的大量包材只能闲置在仓库里。”不少消费者也表示:自热食品性价比不高,同等价位可以点一份有荤有素的外卖,味道不比自热食品差;还有食材、调味和用餐氛围的问题,自热火锅吃后并没有那种满足感,反而让她更想去吃真火锅。

据悉,目前绝大多数自热食品都是OEM代工生产,没有自己的生产线。而且许多自热食品品牌的产品虽然价格不同,但均来自同一生产厂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市面上许多品牌的自热食品吃起来味道都相差不大。

关于自热食品的风险问题

据《中国食品报》报道,自热食品常见的食品风险主要在于水分不合格、重金属超标、检出致病菌等方面,此外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发热包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的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引发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投诉。

自热包原料多以镁粉、铁粉、铝粉、生石灰等为主,与水反应放热时会产生少量氢气。镁粉、铝粉属于航空危险品,中国民用航空局明令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自热食品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会诱发烟雾报警,多地明确禁止在列车上使用自热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