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2024-06-23 02:45 来源:网络 点击: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各位观众,你们爱我,我爱你们,

你们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你们……

solong farewell

goodbye 再见……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很难想象,这样乐观的一幕,其实是发生在一个即将面对「安乐死」的人身上。

今天有关这位老人「安乐死」的话题还登上了热搜。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近日,中国台湾名嘴傅达仁的亲属,公开了傅先生「安乐死」的最后画面,家人围坐身旁,他喝完药后倒在儿子怀中。

傅达仁是台湾著名的体育主播,也是综艺节目主持人。近几年,他惨遭癌症折磨,曾多次往返瑞士寻求「安乐死」。

最终如愿以偿,他在去年六月,决定去瑞士执行「安乐死」。对于饱受病痛折磨的他来说,这或许是一种解脱。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傅先生举起杯子,笑着对镜头说:「再见。Farewell so long.」

然后在家人的歌声中喝下了杯中的药,慢慢躺倒在儿子的怀中。

儿子在最后一刻,把所有的爱都告诉了父亲,抚摸着父亲的背说着:「爸,我们爱你,不痛。」

没有崩溃式的哭泣,没有任何尴尬,尽管儿子的脸已经憋得通红,一家人仍旧在平和的气氛中,保持微笑送走了老人。

是的,这样能坦然直面死亡的一幕,在中国真的不多见。不管你承不承认,这其实都是一堂很好的死亡教育课。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01

孩子面对死亡,充满了疑惑和焦虑

从古至今,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亡都是一个敏感、禁忌、难以启齿的话题。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以致于家长们也不愿意和孩子谈论与死亡相关的话题。

因此,每当孩子问到死亡时,家长的回答都是:

其实,他只是睡着了。

他去了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病痛。

小孩子不用知道这么多,到一边去玩。

虽然这样可以暂时搪塞过去,但我们都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美国一本名为《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与死亡》的书籍称:小孩的心灵跟成人一样,对死亡充满了疑惑和焦虑。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我们不应该让孩子陷入疑惑和焦虑之中。

《爸爸去哪儿》中,一则老年妆片段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化了老年妆的家长们一改往日朝气蓬勃的状态,顿时形如枯槁、老态龙钟。

当女儿夏天看到爸妈们的老年妆,她的第一反应是无比惊讶,接着,竟然有些疑惑失措。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看到老去的父母,甚至即将走向死亡的父母。夏天泣不成声地说:“我不想你们死。”

另一档亲子节目《妈妈是超人》中,节目组也安排妈妈邓莎和外婆化上老年妆。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邓莎问儿子大麟子:“你想妈妈变老吗?”

大麟子的答案毫无意外是否定的。

可当邓莎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妈妈变老”时,大麟子的一个动作令妈妈触目感怀。

他一屁股瘫坐在地板上说:“那你会埋到土里呀!”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随后,他用小手捂住难受的哭脸,似乎无法接受爸妈老去的样子。

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爱的人分别,那些像夏天和大麟子这些年龄偏小的孩子更是如此。

因为孩子渴望被家人一直关注、爱护,而老去,或者死亡,会激活孩子的伤心和恐惧。

正因如此,家长们才更应该向孩子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因为从小缺乏死亡教育,至亲至爱的人离开,就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给孩子正面解释死亡,他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并拥有继续生活的勇气。

这比遮遮掩掩,甚至用善意的谎言去欺骗,更具有教育意义。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02

死亡教育,教人向死而生

2018年10月29日,哈文在微博上发了551个早安后,写道:“永失我爱。”

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令哈文失了丈夫,法图麦失了爸爸。

但随后,女儿法图麦却因为发自拍遭到了万千网友的辱骂。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网友说:

“你爸躺在病床上,你还有心情自拍。”

“不懂事,没孝心。”

“年纪轻轻,你穿成这样对得起你爹吗?他就应该把你带走。”

要知道李咏平日里对女儿极为宠爱,作为女儿,看着父亲被魔病带走,自己怎么能不心痛难过呢?

被骂只是因为没有痛哭流涕,悲伤欲绝吗?

斯人已去,未来该沉湎于悲伤,还是该不断向前?这是不言而喻的。

而李咏在临别之际,用八个字形容自己的一生:“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哈文发博称:“除了这一生,我们又没有其他时间。”

也许这就是李咏夫妇对女儿的“死亡教育”:与其沉湎于悲伤,不如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

法图麦的个性签名,也在父亲去世后改成了“及时行乐”。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父亲没有更多的时间及时行乐,法图麦代父完成。

好好活,开心活,这是法图麦最大的孝,也是她对死亡最深沉的理解。

乔布斯就是在17岁时学习了死亡教育,因而更明白生命的意义。

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把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珍惜每分每秒,他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死亡并非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03

缺失生命教育,会让孩子走向极端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的傍晚,湖南衡阳13岁男孩罗峰用锤子杀死父母后逃逸。

据媒体报道,此事因家庭纠纷而起,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杀死自己的生身父母,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在很多孩子眼里,死亡,就是打游戏的时候,血条掉光了,没事,重新来一局,又会复活。

他们眼里没有生死契阔,没有人死不能复生,他们完全不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他们不仅对别人的生命冷漠,对自己也是一样:

8岁男孩因为作业问题被父母训斥,锁门自杀。

14岁男孩周末贪睡,被母亲掀被子,一气之下从12楼跳下。

孩子玩手机被父亲指责,一气之下挥刀剁手。

一个个悲痛的事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缺失死亡教育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他们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感。

不懂得死亡,怎么会敬畏生命?

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04

死亡教育要经历的三个过程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这套认知理论,证实了孩子是会主动观察生命迹象的。

因此,家长们可以依照以下方式,自然地适应孩子的观察,并予以公开、客观的生命教育。

1、客观分享,具象解释

客观解释死亡是身体功能的停止,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思考停止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具象解释,如鲜花凋零、落叶归根,再到小鱼翻白、小狗死亡,最后再谈到人类的逝去。

2、借助工具,形象说明

通过读绘本、看视频、讨论会等形式开展生死教育,和孩子一起分享《一片叶子落下来》《活了 100 万次的猫》《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书本、影片故事。

3、关注情绪,坦诚表达

通过以上的生命教育,孩子开始体验了分离、死亡的悲伤,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时,如果发生亲友离世,家长可以和孩子坦诚地表达悲伤,使孩子感受生命的温暖和勇敢。

4、正向引导,绽放精彩

对亲人的思念是人之常情,让孩子知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尽头,遗忘才是。

因此,我们要常怀思念,更要树立热爱生活、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珍惜时光,让生命绽放精彩。

台湾名嘴安乐死过程曝光: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儿童生命教育读本《寿命图鉴》上说:因为了解生命,所以更加努力认真地活着!

我们的孩子,可能随时直面死亡。正确的死亡教育,能让孩子珍爱生命,引领他们抵达更开阔、更自由的远方。

而死亡教育不应该在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才开始,而是应该抓住平日的每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