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晚上怕鬼睡不着小妙招有哪些(夜晚害怕鬼,怎么办?怎样做才能不害怕?)

2023-12-08 16:41 来源:网络 点击:

晚上怕鬼睡不着小妙招有哪些(夜晚害怕鬼,怎么办?怎样做才能不害怕?)

什么是鬼神?孔子回答说:“

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

。”感觉还是懵懵懂懂,那气是什么?儒家所说的气通常是指“浩然之气”。来看一下王阳明是怎么说的: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必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意思是陆澄问:“有的人夜晚害怕鬼,怎么办?”王阳明说:“这种人,只是因为平时里不能‘集义’,所以导致自己内心有所亏欠,所以才会害怕夜鬼。倘若平时的行为都符合神明,内心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集义’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何为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是孟子解释浩然之气特征的一段话。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

朱熹注解孟子这段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但自己的心里一定会知道,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一旦心里有亏欠了,气就不足了。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王阳明说,不能“集义”导致了“

必有所慊

”,“慊”是不足的意思,那

“必有所慊”就是:平日里所行之事必然有所不足,有所亏欠

的意思。

不能“集义”,就是平日言行举止,一举一动还是有所不到位的地方在。

‘义者,宜也’

,也许在大部分事情上的行为是合适宜的,但是哪怕有一件事情违背了“天理”,就不能称为“集义”了,“义”既然是“集”的,就要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要处之得宜,滴水不漏才行。

好比一个气球,如果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孔,那里面的气也会慢慢泄完,即使再小的孔也会泄气,必须是一个孔都没有,才能不断的往里面集气,气才能越集越多,气球才能饱满。

《菜根谭》中说道: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意思就是心中只要有一个恶念,那么所有的行动都是错,所以要谨防恶念,不放过一个恶念,否则一念恶,念念恶,恶念就会接踵而来。所有念头都是善,那么就能一生无心无愧。恶念就好比气球上的孔,即使再小也不能有。

总结起来就是:“不能‘集义’导致“必有所慊”,因为心中有了亏欠,导致夜晚怕鬼。一句话概括就是人们常说的:“

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不做亏心事,内心就没有亏欠,一身正气凛然,当然就不怕鬼敲门啦。

好比平日工作里总是偷懒,见到领导就心虚,只想时刻躲着领导,特别害怕见到领导,甚至不敢直视领导的眼睛。倘若平日里勤勤恳恳工作,内心自认为做好了该做的事,没有半点亏欠公司的心,还会害怕见到领导吗?只要我们做了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内心一定会有所慊,然后害怕见到对方,甚至做梦都担心别人找来。

马子莘(陆澄学友)问王阳明:“正直的鬼不可怕,但邪恶之鬼不管你好人还是坏人,所以难免有些害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王阳明说:“怎么会有邪鬼能迷惑心中充满正气的人呢?也就是邪鬼迷不了好人,如果真有这么害怕,说明心已经邪了,心中有所亏欠了,浩然之气泄了,所以才会被迷惑。并不是鬼迷惑了人,而是被自己的心被迷住了。例如人好色,就是被色鬼迷住了;人贪财,就是被财鬼迷住了;不该怒的时候发怒了,就是被怒鬼迷住了;不该怕的时候害怕,就是惧鬼迷住了。”

先生曰:“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定’是心的本体,是如如不动的,不增不减的,即是天理。而动与静,只是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好比太极拳的核心是中定,然后才有虚实、动静的变化。‘守住中定往开打’,这是杨露禅先生在一次离京之前,传给吴全佑先生的一句话,吴全佑先生由此开悟。倘若失去了中定,动静,虚实变化也就都谈不上了。

不断‘集义’,毋自欺也,不慊于心,使得每一个念头都能‘意城’‘心正’,浩然之气油然而生,这就是孟子的‘不动心’,不动心者为之‘定’,能够不动心,心处在定中,则邪鬼不能迷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