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归化城是现在的哪里,归化是哪里的地名?

2023-09-25 19:09 来源:网络 点击:

归化城是现在的哪里,归化是哪里的地名?

归化是哪里的地名

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称,是一座有43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明隆庆六年(1572),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

归化是哪里的地名

包头市东南部是哪里

包头市东南部是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是全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市域面积为17224平方公里,辖4区、4县、1旗,2015年末常住人口为300万人。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民国时期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迁入呼和浩特。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称归绥。1954年改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

包头市东南部是哪里

呼和浩特左右城左城和右城的区别

区别在于建成的先后,就像一期二期一样,左成是一期,先建成的,右城是二期,后建的,都属于同一个开发商,是一个高档小区。

走西口的太春是哪里人

走西口的太春是包头市人。

走西口,亦称“走口外”,发生于明代中期至清朝末年期间,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明清时代,山西地贫人多,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不少底层民众离居流移,纷纷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内蒙古草原不仅自然条件较好,而且草原的首领阿拉坦汗也欣然接纳了迁移过来的民众。

呼和浩特有与国外接壤的吗

呼和浩特不是边境,不与其他国家接壤。

内蒙古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

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点三;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全境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族、回族、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或内蒙,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地级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17个县,11个盟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地图

归化城是现在的哪里,归化是哪里的地名?图3

归化城是现在的哪里,归化是哪里的地名?图4

山西省与内蒙古交界从东到西分别是天镇县属于内蒙古兴和县,阳高县大同市,左云县, 右玉县,朔州市,偏关县,河曲县,山西与内蒙古历史上的走西口就是在清代山西的逃荒百姓,前往塞外归化城,也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内蒙古首府

内蒙古的首府是呼和浩特。2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

介绍地方通用语

1.南京官话,又称蓝青官话,是前明长江流域各地百姓用于交流的通用语,其中之代表为南京方言和武昌方言。在永历、承天年间的大移民运动中,集结在南京和武昌的各地移民,采用这种较为通用的方言作为共同语,并将其带到了荆州至成都之间的这一片广大区域。长江沿岸地区除南京和武昌以外,通行南京官话的城市还有成都、重庆、宜昌、襄阳、荆州、合肥、芜湖和凤阳等。除此之外,北京、天津、济南、辽阳、沈阳、锦州以及天山省的伊犁、焉耆等驻扎了大量军队和官吏的城市及周边地区也通行南京官话。事实上,除了这些只讲南京官话的地区以外,几乎整个长江流域的百姓以及北方的官吏、文人、商人等,都会讲一些南京官话。

2.晋赵官话,又称山西官话,源于山西,在永、承年间的大移民中,山西人将官话带到了各个周边地区。太原府人大量移民河北正定、保定、河间一带,大同人大量移民宣化、多伦一带,朔州人大量移民河套、归化城、绥远一带。蒙古的库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三个城市也都是操山西官话的人口的集聚区。

3.冀东官话,是前明京畿地区官话的残余,现今只有迁、滦、永平等地还在讲这种方言。

4.中原官话,偌大的中原地区通用的方言,东起渤海湾西至昆仑山,继承自前明河南、鲁南方言。在永、承大迁徙中,扩散到了山东西部、河北南部以及青海、祁连山等西北边区。现今中原官话,大多是洛阳、曲阜、咸阳、徐州和南阳五地方言演变而来。

5.胶辽官话,又称山东官话,发源于青州、莱州、登州。永、承年间扩散至辽东地区。

6.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是前明时期大西南地区通行的官话演变而来,有三大代表性方言:一是广西的桂林-柳州官话,二是云南的昆明话,三是四川的眉山-乐山话。这三大地区在明清战争中受损较小,所以语言传承保持得较为完好。其中地位较高的是桂林-柳州话,通行范围也最广(桂林-柳州话实际上是不通行官话的广西、广东地区的“蓝青官话”)。

4.台北话,通行于台湾北部诸县,是多种浙江方言杂糅而成,目前来看与台州方言最为接近,是永历年间移居此地的宁波、台州和温州移民带来。

中国各种语言/方言中,当做第一日常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南京官话,有一亿一千五百万,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多。算上全部官话,差不多有一半。次多的是两浙方言,有六千三百万,再次是中原官话,有六千一百万,第四是广肇方言,有四千三百万,再次是山西官话,有三千八百多万。使用人数超过两千万的还有胶辽官话、闽南话和西南官话。超过一千万的还有湖南话,淮东话、畲客话和江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