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三点水一个卖字读什么(三点水个卖字念什么)

2024-01-30 04:16 来源:网络 点击:

三点水一个卖字读什么(三点水个卖字念什么)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卖花渔村不养鱼,卖花渔村只养花。卖花渔村不卖鱼,卖花渔村只卖盆景。

今年春节期间,拥有万亩梅林的卖花渔村成为安徽黄山最热的旅游目的地,7天假期里赏花的游客日均突破8000人,创历史新高。卖花渔村原村党总支书记、盆景协会会长洪定勇介绍:“渔村共有206户670多人口,90%以上念起‘花经’,2020年销售盆景3万多钵,年产值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旅游和种花两个产业支撑起卖花渔村的幸福生活。”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一个藏在大山里的徽派古村落是如何走出一条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之路的?卖花渔村的答案是:守着绿水青山,依托传统文化,以农兴农,打造盆景和旅游两个产业,吸引大量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提供深厚的土壤和不竭的动力。

美好生态铺就美丽乡村的底色

卖花渔村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乡一个坐落在山坳里的村落,从空中俯瞰,村庄形如一条鱼。村民将“鱼”字加上“三点水”,期望生活能如鱼得水,故名卖花渔村。

“我们这里是最美的村子,哪怕迷了路也有花看。”2月19日下午,村民洪卫平在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忙着刷锅洗碗,他家的农家乐规模是卖花渔村最大的,“今天中午翻台了30多桌,前几天游客更多。梅花一开,游客就爆满,半个月的赏花期收入8万多元。”和村里其他人一样,他家里也做盆景,“一年盆景收入20多万元。”

卖花渔村有一句民谣:爷爷种花孙儿卖。洪定勇告诉记者,卖花渔村种花、做盆景的传统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代。这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从山上挖一棵梅桩,就要补种两棵。

梅桩一般是在野生环境下长成,历经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长成做盆景的基桩,从山上挖下来放在庭院中再经过几年塑形,才能成型出售。卖花渔村四面环山,村民就近在山坡上大量种植梅花。“从种下梅花到养成盆景,有时候要历经一两代人。”洪定勇说,村规民约中还规定,挖梅只能挖自家的,从来没有因为谁错挖产生纠纷。

如果说时光是梅花盆景的塑形者,那么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者。

在卖花渔村,漫山满园的绿色盆景也被村民戏称为绿色银行,一个个绿色银行正见证着村子的美丽嬗变。

卖花渔村村委委员、盆景技术协会会长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洪吉会从小到大在新安江边长大,他见证了10年来周围环境的变化。“原来什么垃圾都往小河沟里倒,最终流入新安江,一下雨河水都是红色的,浑浊不堪。”洪吉会说,“现在不一样了,每家每户门口都配了垃圾桶,环卫人员定时来清理路面和河沟。”

以前,村民们最怕好景好物被藏在山洼里。歙县投入300万元,新建了1300米的村中道路、500米的登山步道、牌坊等,打造美丽乡村,并在进村的新安江南岸修了一条公路,山脚还新建了大型停车场,可为游客停车提供方便。

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孔令刚看来,乡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这就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孔令刚说,“生态好了宜居,产业兴旺了宜业。卖花渔村之所以成为富裕村,就在于农民作为主体,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

“现在不担心没人来,担心的是如何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新安江沿线处处是景,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起始点就离我们村不远。游客来歙县,玩一天肯定是不够的。”洪吉会说。

传统文化助力现代产业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吴炯带着记者穿行在如织的游客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吴炯曾任卖花渔村所在的雄村乡乡长,她清楚地记得2012年举办卖花渔村首届梅花节时的焦虑,“进村游览不收门票,村里免费为游客提供餐饮,第二年还免费把游客从雄村桥口接到村里,就这样,游客还不到600人。”

如今,梅花节已经办到第十届,今年梅花节带动盆景线下销售160万元,线上盆景订单40余万元,几何级增长的游客,让卖花渔村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歙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治所,也是徽文化的中心。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发掘,徽州撩开神秘的面纱,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卖花渔村也得以走进大众视野并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卖花渔村最能代表徽派盆景艺术特色的是徽梅,又名龙桩。”洪定勇说,如今这些徽派盆景很多已经走入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走进寻常百姓家。一同走进大城市的,还有古老的徽文化。“严格地说,我们吃的是传统文化的饭。”洪定勇告诉记者,“把传统文化做实,做成产业,一样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令人震惊的是,一个小小的村落,竟然拥有国家级盆景大师3名,省级盆景园艺师12名。

一枝梅带动乡村游,一盆景带富全村人。如今,卖花渔村农家乐已发展到17家,是10年前的5倍,而盆景带来的收入更使这个深山村落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国人家园的情结,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题。”安徽省委党校教授张彪说,“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像卖花渔村这样把传统文化精耕好,把乡村生态涵养好,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更能增强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产业辐射,卖花渔村正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记者在临近的下瀹岭村看到,这个原本不种花的村庄如今也掩映在一片花海中。“其他村村民不一定会做盆景,但他们可以种梅花,然后把桩卖给我们进行加工。”洪定勇说,卖花渔村的产业链将进一步辐射到附近的鲍庄、瀹潭、瀹坑等村。“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渔村土地供应不足、发展空间受限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特色产业的聚合效应,让卖花渔村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广。”

卖花渔村的产业之路,不仅保存了农村记忆,也赓续了文化记忆。

穿行村中,梅花灿若繁星,花香沁人心脾,游客笑意盈盈,村民怡然自得,记者也要沉醉不知归路了。

年轻人返乡乡村未来值得期待

谈到儿子,洪定勇满是自豪。儿子职高毕业后,先是在黄山市工作,2010年回到村里,洪定勇手把手教他种梅花、做盆景。现在,儿子还做起电商,在网上出售盆景,“我家一年收入20万元,儿子贡献了一半”。

像洪定勇儿子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村里随处可见。

有别于中国大地上很多逐渐远去的乡村,卖花渔村不仅没有出现劳动力大面积流失的情况,反而招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全都得益于梅花产业的带动。

90后吕凌志之前在上海打工多年,因为家乡花事渐盛,前些年毅然从城市回到乡村,和家人共同经营盆景。“我的父亲、爷爷,祖上几代都是种花、弄盆景的。爷爷曾一担担挑花走山路到县城卖花,爸爸是多年的村支委委员,一直热心村民的盆景销售,我现在更多的是通过电商卖花。”吕凌志创立了淘宝店铺和微商店铺,再通过抖音、快手等方式引流,从而吸引全国各地的顾客,现在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乡村的未来有期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在卖花渔村,山坡上盛开的梅花延展到村庄,如同一幅水墨山水画,村民的庭院里、门窗外被遒劲的梅枝和点点梅花装点着,是雅致的工笔画了。

记者采访中发现,作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卖花渔村不像其他山里的“空心村”只有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年轻人在苗圃、庭院、山坡劳动的身影是村里的常态。洪定勇告诉记者,现在卖花渔村还是电子商务示范村,很多年轻人都留在村里发展,借助互联网进行销售,将梅桩、盆景、花卉销往全国各地,大部分家庭年收入都能达到几十万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卖花渔村得益于这些返乡创业年轻人在网上销售,尽管游客少了,但收入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歙县政府创新方式,以线上直播形式举办了梅花节的云赏花,在线观看人数高达70余万,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网上赏花。同时通过徽州古城微信公众号、乐游歙县官方抖音平台等方式发布关于卖花渔村的推文与视频,使得卖花渔村在主流媒体与自媒体间都成了网红。

记者还了解到,该村党总支经过实地考察,正在与江苏、浙江等客商对接,计划在江苏昆山市建设盆景技艺合作平台。“乡村振兴,要吸引更多城市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孔令刚对卖花渔村年轻人返乡创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扎根农村广阔天地,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卖花渔村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吸引本土人才返乡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够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中证明自己,这样的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2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