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脚踝位置图(脚踝位置图片)

2024-01-29 12:53 来源:网络 点击:

脚踝位置图(脚踝位置图片)

大家好,近期很多朋友对于

脚踝位置图

产不是很理解。然后还有一些网友想弄清楚脚踝位置图片,(www)已经为你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PART.1

扭伤后需要注意什么?


面对扭伤需要引起重视:

1、即使没有骨折,扭伤后也该制动2~3周,使受损的韧带在正常位置修复、愈合;

2、冷敷,用冰袋敷于患处;

3、适当加压包扎,减轻肿胀,防止水泡产生;

4、抬高患肢,让肿胀消退;

5、当合并皮肤损伤时,千万别自行处理。





PART.2

如何有效预防扭伤的发生?


1、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且在运动前要热身;

2、在湿滑地面上时,要小心行走;

3、在不平路面活动时,为保护踝关节,尽量穿高帮鞋或靴子;

4、不要穿鞋底被磨损不平的鞋子;

5、在黑暗中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夜间活动要注意照明。


PART.3

崴脚后的5个误区!


# 误区1:热敷消肿

崴脚后由于韧带软组织撕裂、小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增多,局部出现疼痛肿胀,且逐渐加重。有些人崴脚后,立即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减轻疼痛,虽然暂时舒适些,但这样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渗液增加,进一步加剧肿胀程度。




正确的做法是24小时内应冷敷,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水肿,24小时后才能热敷。


# 误区2:白酒擦洗

民间不少地方有用白酒点火擦洗的做法,认为白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酒洗的同时采用局部按摩,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


崴脚急性期应禁忌按摩,更切忌刚扭伤就马上用白酒点火擦洗。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进一步加剧出血肿胀、皮肤瘀斑,甚至造成皮肤烧伤起水泡。


# 误区3:不愿外固定

由于踝关节扭伤多为内翻损伤,所以80%以上的崴脚会导致外侧韧带的撕裂或断裂,致使脚踝两侧韧带的拉力不平衡。不少人认为崴脚后采用外固定很麻烦,影响行走活动,不愿固定。


其实崴脚后固定制动有助于消肿、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损伤恢复。




# 误区4:不及时就医

一些人认为,崴脚是个小毛病,不用上医院,掉以轻心,延误病情,比如有些撕脱骨折患者耽误了早期治疗,给踝关节功能恢复埋下隐患。


崴脚后脚踝肿痛者应立即到医院骨科就诊,拍片排除踝关节骨折,如果是韧带损伤,要给予适当的固定,如选用弹力绷带、硬纸板、支具或高分子石膏固定。


如果检查有骨折,还需要根据情况进一步内固定或外固定。


# 误区5:不注意休息 有的人伤后不休息,认为骨折后休息与否不重要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也不无道理。


其中休息是踝关节韧带恢复的其中一个环节。崴脚较轻者尽量少走;崴脚较重者不应下地走路,还要抬高伤足踝;如果继续过多行走不利于肿胀消退和韧带的修复,会使损伤的外踝韧带拉长、松弛,愈合不良。


因此,适当的休息,抬高伤足,有助于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PART.4

如何正确康复锻炼?


下面带来一组脚踝锻炼增强脚踝的力量:




△ 提踵训练




△ 左右跳跃,前后跳跃,旋转跳跃,八字脚开合跳




△ 纵跳,横跳




△ 垫脚八字走路




△ 垫脚走路




△ 金鸡独立旋转




△ 站在这个米字型图案上,一次跳跃




△ 弹力带脚背拉伸




△ 弹力带双脚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