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观刈麦(读名篇|白居易:观刈麦)

2024-12-13 16:48 来源:网络 点击:

观刈麦(读名篇|白居易:观刈麦)

点击上方蓝字 ↑

前卫文学

↑ 即可关注我们

朗读

姚 科 ‖ 中国之声主持人

听名嘴读课文,让好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初中《语文》第5册 人教2009年版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生于河南新郑,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

本文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前卫文学》™ 仅用于学习交流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如涉相关版权,敬请留言告知!

主 编

张乡林

期 号

前卫文学(微信版)第1592期

投 稿

[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请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