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丹阳的由来,丹阳电视台标志的由来?

2023-09-23 00:48 来源:网络 点击:

丹阳的由来,丹阳电视台标志的由来?

丹阳电视台标志的由来

江苏电视台的标志采用红色为主调,构图简明,蕴意深刻。该标志创意来源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摄取了汉字中“人”的象形特征。并巧妙的将汉语拼音“JS”融入到“人”字中去。在看似简洁中描绘出一幅长江与运河交汇的盛大画卷,赋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丹阳电视台标志的由来

丹阳的名字由来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山海经》中有一条河叫丹水,即丹江,根据山水阴阳,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丹阳。丹阳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位于江苏省南部,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由镇江市代管。

丹阳的名字由来

玄武湖的由来

玄武湖是燕山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湖,古名桑泊湖,后来因位于钟山之阴,就被称为“后湖”

。东吴迁都建康后,在后湖南侧建有宫苑,并引后湖之水注入宫苑内,因湖在台城之北,所以称为“北湖”。

历史上传说孙吴末年,丹阳县官宣赛的母亲,80高龄在后湖游水,突然化鼋而去,千年不死,所以人们又称后湖为“练湖”。

至于玄武湖这一称谓始见于448年,传说在湖中出现黑龙,便改称为“玄武湖”。

湖中有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有人推测二所谓黑龙可能是长江中的鳄鱼,因为那时的玄武湖仍与长江相连,鳄鱼便可乘江潮游人湖中,在夏天雷阵雨来临前,因天气闷热,钻出水面,被人们误认为黑龙。

丹阳的由来,丹阳电视台标志的由来?图3

丹阳在三国时期是不是孙策的

是孙策的,江东六郡里就有丹阳郡。

孙策所平定的江东,是指东汉末年的扬州。当时扬州下面有6个郡,分别是九江、庐江、丹阳、豫章、会稽、吴郡,其中九江郡的寿春是州治,也就相当于现今的省会。在公元195年时,袁术已经自领扬州刺史,并且霸占着寿春,庐江、九江郡的实际占有者是袁术。朝廷任命的扬州牧是刘繇,由于寿春在袁术手上,他将吴郡的曲阿作为州治。孙策称要替袁术平定江东,那便是要征服扬州剩下的4个郡

安徽旌德县名字的由来

旌德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秦属鄣郡,汉隶泾县。三国时为孙吴所辖,属丹阳郡安吴县(县治在今泾县境内)。晋太康二年(281)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安吴县并入泾县。

唐武德三年(620)设宣州总管府,再建安吴县,旌德地属之,县治在今三溪古城村。武德八年安吴县再归泾县。天宝十一载(752)析泾县西南14乡置太平县,旌德地遂属太平县。宝应二年(763)二月,析太平县东北境麻城等九乡之地置旌德县,仍属宣州所辖。县名“旌德”,取东晋权臣桓温“旌德礼贤,教化之首先”句首二字,寄意旌表其民,以彰其德。宋旌德县属江南路、江南东路宣州,乾道二年(1166)属江南东路宁国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旌德县属江浙行省江东建康道宁国路。明洪武元年(1368)旌德县属南京直隶宁国府,十三年(1380)属京师直隶宁国府。永乐元年(1403)属南京直隶宁国府。清顺治二年(1645),旌德县属江南布政使司宁国府,十八年(1661)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宁国府,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布政使司宁国府。

民国元年(1912)元月,废府留县,旌德县直属安徽省管辖。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芜湖道。民国21年6月,行首席县长制,旌德县属宣城首席县长所辖。同年10月成立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旌德县直属皖南区署,民国29年8月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三思桥名字由来

三思桥,又名再思桥,位于江苏省丹阳县城西谷口街。始建于元大德年间,桥上原有亭,教谕宦牧之曾为记,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胡映葵重修。单孔石拱桥,高4.3米,长23米,宽3.8米。桥直对县衙,因而桥名由来有二说:一说为旧时打官司要化大钱,即使打赢也要倾家荡产,故诉讼者上此桥要三思而后行;另一说为县官审案办事,应三思而断,这才能当个好官。今此桥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