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八卦 > 正文

​西厢记脱胎于哪个故事?“莺莺”这一形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10-12 05:45 来源:网络 点击:

西厢记脱胎于哪个故事?“莺莺”这一形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西厢记》是中国著名的经典戏剧,它有华丽优美的词曲,更有一个浪漫幸福的结局。西厢记脱胎于哪个故事,《西厢记》脱胎于唐朝传奇《莺莺传》,但两个故事有很大的区别。

西厢记脱胎于

这两个故事相隔一百年,同样的角色,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在这一百年里,被情郎抛弃的崔莺莺最终成了坐八抬轿子,戴凤冠的状元夫人。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崔莺莺”的形象变化很大。

从古至今,文人总是喜欢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随着时代和岁月的变迁,女性形象也在不断变化。“崔莺莺”作为这两部作品的女主,首先改变的是剧中人物的身份。《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只是一个17岁没落贵族的女儿,《西厢记》中的她是一位聪明、美丽、懂事的相国小姐。此时,她的年龄已经变成了19岁。

王实甫之所以更详细地描述了崔莺莺的身份,并更改了她的年龄,实际上是为了让莺莺这个形象更加成熟。元稹笔下的莺莺是情窦初开中的少女,她在张生勾引下私定终身,只突出了“爱”字,不具备突破封建礼教枷锁的人格,其实她的爱情故事更像是一个误入歧途的女孩。然而,当莺莺在王实甫作品中的形象是一个有教养、有才华的千金小姐时,她与张生之间就有了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两个人之间存在着身份差距、封建父母的阻挠和对自我个性的追求。这些都是《莺莺传》里的莺莺不具备的特质。

西厢记脱胎于

出现在《莺莺传》中的崔莺莺,不可避免地在她身上看到了封建礼教的枷锁。张生救出了崔氏一家,为了感谢张生救命之恩,崔家的老夫人在家里设宴,但是闺中女子不能出场。老太太让仆人把小姐叫出来敬酒,但她因为身体有病不能借故,可见她是一个非常遵守封建礼教的女人。即使宴会上是她的救命恩人,也很难打破女性在公共场合露脸的封建礼仪。

再看《西厢记》里的莺莺,她是真的生病了,并拒绝参加宴会,但当她听说这个盛大的宴会是为了感谢张生时,她回答仆人说:“扶病也索走一遭。”一个重封建礼法,一个重情义,导致了两个“莺莺”之间完全不同的爱情故事和结局。元稹笔下的莺莺并不缺乏追求爱情的勇气,但严重的封建思想一直阻碍着她对爱情的追求。而王实甫笔下的莺莺是一个敢于跳出封建思想的牢笼,敢于追求爱情,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女性。

西厢记脱胎于

西厢记脱胎于哪个故事,是唐朝时期元稹写的《莺莺传》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百年后的《西厢记》中的莺莺,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奇女子。《莺莺传》中的她只是一个男人手中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