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雨巷 戴望舒朗诵(雨巷 戴望舒朗诵配乐)

2023-09-14 15:57 来源:网络 点击:

雨巷 戴望舒朗诵(雨巷 戴望舒朗诵配乐)

雨巷 戴望舒朗诵会在南京举行。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亲临现场,为大家朗诵了《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和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之歌·我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活动现场,余光中先生还特别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登台献唱,他就是来自台湾的知名音乐人李宗盛。两位大大咖同台演唱,让现场气氛一下子高涨起来。李宗盛在现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余光中先生,并且喜欢上他的作品。

雨巷 戴望舒朗诵(雨巷 戴望舒朗诵配乐)-第1张图片-

1、雨巷戴望舒的行念?

彳亍(chì 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 太息:出声叹息。 颓圮(tuí pǐ):倒塌。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 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戴望舒称为什么诗人?

优质回答1:

雨巷诗人。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

《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优质回答2:

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原名戴望鸽,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喜欢看书和买书是文人的共同爱好,戴望舒嗜书如命。

优质回答3:

1、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2、“雨巷诗人”名头的由来:戴望舒写了一首极为出名的诗叫作《雨巷》,该诗被收录进入了初中语文课本,并在诗人圈内得到了广泛的一致性的好评。戴望舒也因此为被称为“雨巷诗人”

3、《雨巷》的内容节选:撑着油纸独自走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3、雨巷诗人名词解释?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4、戴望舒雨巷深度解析?

优质回答1:

戴望舒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的抒情形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的朦胧的诗意。

优质回答2:

《雨巷》是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以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诗作呈现我国传统诗词中婉约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孤独抑郁的情怀。诗人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描绘一幅江南市镇小巷阴沉的图景,在蒙蒙细雨中诗人怀有痛苦的希望,表达了一种凄清哀怨,恍惚迷离的情绪。

优质回答3:

雨巷描绘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5、戴望舒被称为什么?

优质回答1:

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

《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优质回答2: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1928年《雨巷》一诗的发表引起了轰动,因此他又被称为“雨巷诗人”。

《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创作于1927年夏天。全诗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抒情手法,营造了一种即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心中惆怅、忧郁的情绪,同时也象征着20世纪30年代时青年人心中彷徨苦闷的心路历程。

优质回答3:

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1)戴望舒,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因《雨巷》一诗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赞誉这首诗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2)人们常把美好的称呼赋予那些成就杰出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所以戴望舒也有一个美好的称呼雨巷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