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为什么还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能分手?

2025-02-10 12:45 来源:网络 点击:

为什么还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能分手?

为什么还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能分手?

因为爱作为奢侈品,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为什么还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能分手?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生存和发展才是最基本的需求,爱是更高级的需求,是奢侈品。

奢侈品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说真的,能与深爱的人长相厮守的人,上辈子不知道积了多少德。与深爱的人分手,不算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儿。

大多数人首先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勉强能过得去,才能建立一种伸手触及更高需求的基础,否则你爱上一个人,那就像是水中花镜中月,没有脚踏实地的基础,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怎么才算“勉强过得去”呢?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有对感情的合理认知,还要有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有情商,有爱商,有同理心。当然我不是说你穷,你笨,你傻或者你不会说话你就无法深爱一个人,你依然可以深爱一个人,只不过,说实话,你没能力爱这个人,或者我说句难听的吧,连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配爱别人。典型的栗子就是,穷小子或者灰姑娘为了对方有更好的前途,默默离开,自以为跟深爱的人分手是一种自我奉献,其实说到底是自卑,认为自己不配站在对方身边,或者认为彼此的感情不如对方的前途有价值。这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的人,向内不能认清自我,向外不能照顾他人情绪,他算不上“勉强过得去”,明显自己的问题很大。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自先沉稳,而后爱人”。不然的话怎么爱人?如果遇到另外一个人格也不够健全的恋人,这两个人无论多么深爱,都是在各自的世界里深爱,自以为是,没法互相联结。最后,找不到跟对方建立稳固关系的办法,然后就抱憾终生的分手了。我们通常把这样的现象叫做“年少无知”,叫做“有缘无分”,或者叫做“没有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我倒是觉得,这些都是无能为力的时候,找出来安慰自己的借口罢了。这明明是一个“想不想”的问题,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不是“我能不能跟深爱的人分手”,而是“我想不想跟深爱的人分手”。所以说为什么要跟深爱的人分手呢?自然是因为想分手了!身体里有一个连基本需求都没有满足的“内在的自我”,它还没有准备好,还不具备触摸更高级的精神需求的基础,所以它面对爱情是很吃力的,痛苦的,才想分手。他的意识可能告诉他,你很爱这个人 ,离不开这个人,但潜意识已经吃力到撑不住了,潜意识指挥大脑做出分手的决定。就像有些人,他才不配位,早晚要跌落神坛。有些人心里很渴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上奢侈品。最近我刚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想拥有爱这个奢侈品,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他有这个需求二,他有这个能力没有的人,一定是因为他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有些人跟深爱的伴侣分手了,或者单身很久迟迟不谈恋爱,要么是他不是真正的需要这么个人,要么是他没有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他有这个需求,指的是,他需要这个自己深爱的人。这很好理解吧,他必须持续的需要这个“深爱的人”,才会持续跟深爱之人在一起。这个深爱之人一定能给他提供很大程度上精神上的满足,他才不会分手。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那些跟深爱之人分手的人,有部分并不需要这个深爱的人。他需要的是“深爱一个人”。至于这个人是张三还是李四呢?不重要。跟张三分手了,还可以去深爱李四。有种人就是这样的!他爱你的时候恨不得给你全世界,非常痴情,除了占有欲和控制欲很强,简直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完美情人,这种人为伴侣殉情都可以。但是他一旦不爱你了,所有过去化为泡影,他很快会爱上另一个人,然后去给另一个人全世界。所谓“深爱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人,是张三或者李四被贴上了标签,换成王五,他也一样会深爱。其实他更爱的人是自己,他需要的是一个爱的寄托,爱的工具,深爱之人换成谁都一样。这样的人眼中只能看见自己,他的人格特点,过往经历和情感模式,决定了他的深爱存在某些问题。他永远看不见别人,分手就是注定的结局。一些控制型人格,受害者人格,都是这样的,他们以为自己深爱着对方,但事实上对方根本感受不到爱,他们的深爱行为表现为自我感动式的付出。这时候爱成了一把伤害对方的匕首,“我爱上谁,我就会不自觉的伤害谁”实际上他需要的是通过爱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也有价值。他想要拥有爱这件奢侈品,但他真的不一定需要那个“深爱的人”。如果是你的话,你非常需要这个奢侈品,没有不行,活不下去,那么你一定会努力去争取它,除非你不是真正的需要它,你很快找到了廉价的替代品,所以才忍痛放弃那件奢侈的东西了。一句话总结,“不是非他不可”。有的人有能力买的起奢侈品,但是有的人没有能力。这个能力有部分是天生的,有部分是后天努力习得的。出生在有钱家庭的孩子,天生买得起奢侈品,不断奋斗的孩子,通过努力也能买得起奢侈品。爱情同理。从小生活在幸福家庭下的孩子,被爱滋养长大,天生就会爱别人;后天努力进行自我治愈,不断觉醒不断提升情感认知和爱商的人,也能习得爱一个人的能力。可是,有非常多的人,既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后天的努力,所以没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偏偏这时候遇到了爱的人,他想要关心对方,结果张口就是责备,他想要亲近对方,结果表达出来的时候却是把对方往外推。就比如,你很爱你的父母,但你还是想要搬出来独居,因为你们不能理解彼此的想法,而你也找不到解决这些相处问题的办法,最后做出的决定就是远离。父母只能远离,伴侣可以分手。缺乏爱的能力的人,不可能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破坏关系却很容易。要是一个人既是自恋的(看不见爱人的存在),又没有尝试努力修复关系,也就是说,既不会爱,也不会被爱,上面这俩条件都不满足,那么必分手无疑了。我遇见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有的在爱情中浑浑噩噩,有的甚至连恋爱都谈不了。我身边有个母胎solo三十年的单身贵族,他曾经跟我说“难以想象跟另一个人朝夕相处,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一方面他能够自给自足,另一方面他承认没有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他一面对冲突的时候会本能回避,且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对于与另一个人共享自己的世界这件事,他说自己只有恐惧没有期待。他就跟那些忍痛与爱人分手的人很像,靠的太近,就惶恐不安,互相伤害。但是他仍然可以单身的怡然自得,他找到了一个自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汇区域,在这个区域里他能够保持平衡和舒适感。如果强行把他拖离出这个区域他反而会痛苦。这就是缺乏爱情能力的人,对“爱与被爱”的逃避——有的人不谈恋爱,有的人狠心分手!有一方面原因是他们把爱情看得太宏大,也把情伤看得太可怕,总是躲着不去触碰。爱情只是被宣扬的很伟大,现实当中的爱不能解决贫穷、疾病、分离、迁移等等影响人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它对那些弟毛蒜皮的相处问题也常常无能为力。相比起情感,还是能力更重要。这样看来,无论爱的多深,分手都是有可能的了吧。还是回到那句话:有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爱只是奢侈品。最后还想说两句,没有这件奢侈品的朋友,不代表你不配拥有,只不过你现在还不成熟罢了。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有,因为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大部分人都在通过后天的努力,去争取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活着的意义。在实现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之上,追求高层次需求的实现,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之上,追求爱与被爱,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与另一个人产生灵魂共鸣。追求肯定要有,还要持续付出努力,但是结果嘛,遇到所爱之人不要轻言放弃,没遇到也要心怀希望,能做到这份上就够了,不必执着于结果。异地恋分手后,如何通过微信挽回?为什么你越挽回,越想放弃?失恋治愈 | 如何走出情感创伤?失恋治愈 | 挽回不到你我就自毁是什么心理?